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三语文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二、学生情况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议论文。从知识水平上看,初一学生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知道得很少,不可能从理性的角度来阅读这篇闪烁着辩证法光辉的创造宣言;从年龄特点上看,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兴趣的指向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教学设想及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情况,我的教学设想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研读课文,探究创造的内涵和要素,学习论证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尝试创造,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力。我的预设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的关系,树立创造的信心;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创造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并且初步了解议论文要围绕一个话题提出观点,并加以证明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来给同学们讲个故事,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特性,就是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毛毛虫们不停地团团转了七天七夜,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生答:毛毛虫愚蠢。毛毛虫没有寻找新路的精神。)(一石激起千尺浪。故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师: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敢于去寻找第二种答案,它们就会求得生存。动物如此,我们人呢?(生答:也要勇于去寻找第二种答案,不能盲从。)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无论对人类,还是对动物,创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你知道哪些创造发明家,又了解哪些发明创造的故事呢?(学生踊跃回答。)(从学生的积极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愿意展示自己的知识积累。)

  师:那你认为什么是创造呢?(学生沉思,片刻后陆续举手。答案不一。)

  师: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观念,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诞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科技的进步,更谈不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创造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课文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与创造有什么关系呢?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同时找一找自己不懂的地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解疑答难。学生问题有许多很有价值,例如,一生问:课文中说“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那“数学和插花”有什么关系?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陆续说出插花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与数字的关系等等。在讨论中,学生不但意识到了插花与数学的关系,而且认识到它与文学、艺术等都有关系,因而感受到了各门知识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质疑的情境中,学生思维得到开发,问题意识得以培养。)

  (三)理清文章内容

  师:课文的题目与创造有什么关系?

  ( 生答:“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是创造的前提。)(师板书:前提)(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对课文的注意。)

  师:如何寻求第二种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路径呢?(生答: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师板书:创造性思维)

  师:创造性的思维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第5、6自然段。(生答:创造性的思维有三个要素:知识的积累、活用知识、还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师板书:积累知识 活用知识 持之以恒)

  师:在三个要素里,作者认为哪一个最关键?(生答:作者认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是如何运用知识。)

  师: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的?(生答:举了两个例子。还引用了别人的话。)

  (生概括例子)

  师:这两个例子是怎样证明作者观点的?(生答:通过两个人的创造发明过程,说明了要创造就必须先有创造意识,而且必须有知识,特别是还要会活用知识。)

  师:举事例来论证有什么好处?(生答:更有说服力。)

  师:那引用了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呢?(生答:也是为了增强说服力。)

  师: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大家看看,文中哪里还运用了这两种方法?证明了什么?(生答:列举了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的例子。证明了他们的灵感的产生,往往是从留意细小想法开始。)

  师:像这样运用一些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就是议论文。大家看看,议论文有什么特点呢?(生答:有自己的观点。运用方法论证。)

  师:文章用一个有趣的选择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然后围绕这一论题,分析了构成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同学们有没有创造力呢?(生答:有。)

  (四)体验创造的过程

  师:我们来作个测试。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和两条直线,看哪位同学能用这些图形组合出即新颖又有创意图案来。

  示例:

  (五)探究拥有创造力的原因

  师:课文用事例,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有的人却成为科学家,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创造过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与你同学讨论一下。

  (生答:有自信才能拥有创造力。)(生答: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得出结论:“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生答:要成为发明家还需要勇气。)

  师:只要我们拥有自信,丰富我们的积累,并持之以恒地探究下去,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让我们齐读第13段。

  师: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倾听了科学家矢志追求的心律和足音,品味了那石破天惊的创新宣言,也碰撞出了我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把***同志说过一段话送给同学们,和大家共勉。***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激情似火的时代,我们身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时代呼唤我们的创新意识,祖国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我真诚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想象创新(任选一题)

  1、请你根据对“生活”的理解,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以《“○”的断想》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像作文。

  要求:仔细观察,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合理构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创造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而他们的创造成果,更是令我惊叹。画图活动中,学生提出的方案就有近80种。由此我认识到,学生缺乏的不是创造的能力,而是展示的机会、有效的指导和积极的鼓励。《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给了孩子们一把金钥匙,帮他们打开了创造之门。

  同时我发现,在学习这篇相对来说较为枯燥的议论文时,学生同样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学生对于自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现的问题,能够有意识地去探究,去思考,从而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由此我认识到,把学生引入一个问题情境,同样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所以选择课堂的切入点,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尤为重要。

  回想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注学生兴趣指向,创设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是课堂教学深入开展的关键。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正感受到了在自主空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的愉快,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我相信,只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更一定能为学生开启一扇创造之门,一扇成功之门。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四单元第一课,属于“关注科学”单元。这个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欲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文章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好,知识面较宽,但思维不够活跃,而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还课堂以活力,尽量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生机,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的写法。 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题,明确中心论点。

  五、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学生直观感受,提升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知识。

  六、教学步骤

  流程;导入→读标→检测字词、议论文知识点→品读课文、谈感受→理思路、列提纲→问题探究→聚焦论证方法→创造性实践→归纳小结

  一、导入

  著名的AC米兰俱乐部总经理加利亚尼曾说:“如果你有两个思想一致的人,就解雇一个。”为什么呢?“你要一个复制品干什么?”思想一致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副本”,于创新不利。而创新是一个球队、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得以立足不败的保证。那怎么才能走一条创新的道理呢?好,我们带着疑问一同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读学习目标

  三、检测字词、议论文知识点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议论文知识点检测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四、品读课文,谈感受

  文中 句子,我的理解是

  五、理思路,列提纲

  讨论明确中心论点:

  六、问题探究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2.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3.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4.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七、聚焦论证方法 1.文中讲到约翰.古登贝尔克、罗兰.不歇内尔的故事,是( )论据,运用了( )论证方法,作用:. .

  2.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这是( )论据,请选择一则格言或名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

  (提供名言)

  (1)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

  (2)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发朗士)

  (3)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4)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

  (5)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6)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创造。 。(冈察洛夫)

  (7)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3.仅仅讲道理,不足以使人信服,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你能举例子论证上述观点吗?

  (1)李贺,外出时总是在驴背上置一锦囊,随时装下自己记在纸片上的只言片语,最终成就许多著名诗篇。

  (2)牛顿,留意了“果子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创立“万有引力”学说。

  (3)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

  (4)阿切尔,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设计出有孔的邮票。

  (5)伏打,借助于生物学家伽伐尼“生物电”的设想,发明了伏打电池。

  (6)瓦特由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研究,最终改良了蒸汽机。

  (7)居里夫人——发现镭这种发射性元素

  (8)袁隆平——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

  八、拓展练习——创造性实践

  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过马路啊!”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

  欧阳修:小鸡之意不在路,在乎山水之间也。

  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请选择其中两个,根据各自老师的特点,也创造性的写出一句。

  物理老师: 体育老师: 数学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参考:

  1.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小鸡在马路上跑过,请说说它的受力状况是怎样的?——物理

  2.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组织小鸡掌握50米快速穿越马路跑技术。——体育

  3.有两只小鸡过马路,两鸡同时相对而行,分别以每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过长50米的马路,请问两鸡何时相遇?——数学

  4.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鸡过马路事件揭露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饲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

  5.Do you know?小鸡过马路肯定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

  来时.——英语

  九、教师寄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在创新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


  看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