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重要性 >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时间: 雪珠2 学习的重要性
  晚清:通晓英语事关国家存亡

  鸦片战争之前,广东沿海已出现民间英语学习班,多是传教士开设的“识字班”。

  经过数次战争、和谈,外国人懒得在翻译问题上同中国人较劲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清政府意识到,通晓英语与否,已事关国家存亡。

  皇亲国戚开始学习外语。慈禧在中南海办过一个英文学习班,上了两堂课后知难而退。第一家官方英文系所,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0名八旗中挑出的聪慧少年配以外教教学。很快,洋务派、地方官和开明士绅开设的新式学堂遍及全国。

  当时教学方式以背书、默写和翻译为主,老师们的发音很成问题。任过北长和国民政府教育的蒋梦麟曾就读浙江绍兴中西学堂,他称老师“发音错得一塌糊涂,……竟然把字母Z念成‘鸟才’”。

  清廷对外语带来的思想冲击深感恐惧。时任管学大臣指出,少年喜欢引用外国名词,如牺牲、社会、组织和运动等字眼,较之旧解,“迥然不同,迂曲难晓”。

  民国:外语课时多于国文

  民国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订新学制。外语成为课时最多的中学科目,甚至高于国文。

  天津南开中学,三、四年级学生已开始阅读外文小说原著。上海交大附中开设“公民学”,直接使用美国中小学课本,谈论美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但大多数学校无力聘请外教,中国老师仍延续阅读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法。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北京外国语大学退休教授杨立民的父亲曾在上虞春晖中学教英语,他拙于口语,竟将“你去不去”说成“You go no go”。

  民国大学招生亦考英语。季羡林考北大时,汉译英的题目是李后主的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新中国初立:开始“嫌英爱俄”

  新中国成立后,自清末积累近百年的英语人才、教学法和书籍,不值钱了。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第一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在课时安排中,语文、数学最重,外语(主要指俄语)退出课程第一梯队,与历史并列,各占课时10%。

  全国182所高校,只有北大、复旦等8所学校设英语专业。师范院校中,仅华东师大保留英语系,用以培养全国的中学英语师资。教育部要求,对于各校英语系大一、大二学生,尽可能动员他们转入俄语系,否则,可转入华东师大英语系。

  学生开始“嫌英爱俄”。1953年7月《人民教育》杂志记录了这段时期。一位安徽中学老师反映,学生对英语无兴趣,认为“俄语学好了可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文化都比我们落后,为什么还要学习他们的语言呢”?

  英语怎么教,也是苏联专家说了算。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学计划制定者是苏联专家,教材、教学大纲都来自苏联。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