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作业答案 > 寒假生活答案 >

高二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

时间: 春燕2 寒假生活答案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高二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

  字音检测

  1.C A项,“摭”读zhí;B项,“蠕”读rú;D项,“曝”读pù,只有在“曝光”一词中读bào。

  2.D A项,“蜷”读quán;B项,“伺”读cì,在表示 “等待”时才读sì;C项,“飞来横祸”中“横”表示“突然的、意外的”,读作hènɡ。

  3.A A项,“狙”读jū。

  4.D A项,“沆”读hànɡ;B项,“棹”读zhào;C项,“娲”读wā。

  5.B “龋”读qǔ,虽是形声字,但不能只读声旁。“械”是形声字,读xiè,不能只读声旁。“荨”用作书面语时读qián,用于口语时读xún。“遂”用于“不遂”“毛遂自荐”等词语中时读suì,用于“半身不遂”中时读suí。

  6.B A项,“溘”读kè;C项,“歼”读jiān;D项,“勒”读lè。

  7.B A项,“觑”读qù;C项,“处”读chǔ;D项,“冗”读rǒnɡ。

  8.B A项,“翎”应读línɡ;C项,“蛇”应读yí;D项,“说”应读shuì。

  9.B B项,“挑”应读tiǎo。

  10.A A项,都读chénɡ。B项,“酿”读niànɡ,其他读liànɡ;C项,“景”“颈”读jǐnɡ,其他读jǐn;D项,“酥”“苏”读sū,其他读shū。

  11.B B项,加点字均读jiān。A项,“支”读zhī,其余均读zī;C项,“击”读jī,“给”读jǐ,“绩、祭”均读jì;D项,“晨”读chén,其余均读chénɡ。

  12.D D项,读音均为yú。A项,“搅”“侥”读jiǎo,其余均为jiāo;B项,“鹄”读hú,其余均为ɡū;C项,“塞”读sài,其余均为sè。

  13.A A项,jìnɡ/jìnɡ,ɡǎo/ɡǎo,ɡǔ/ɡǔ。B项,jīnɡ/jīnɡ,chénɡ/chěnɡ,dǎi/dài;C项,chán/chán,biě/biè,chánɡ/chǎnɡ;D项,zhù/chǔ,lì/lí,qí/qǐ。

  14.B B项,都读jìn。A项,翘首qiáo,愀然作色qiǎo;C项,坚贞不渝yú;D项,感情契合qì。

  15.B B项,分别读为kuī、kuǐ、kuì、kuí。A项,分别读jì、jǐ、jī、jǐ;C项,分别读wū、wǔ、wù、wǔ;D项,分别读jiān、jiān、jiǎn、jiǎn。

  16.B B项中加点字读音都为lì。A项中“盥”读ɡuàn,其余均为huàn;C项中的“隘”读音为ài,其余均为yì;D项中的“谄”读chǎn,其余均为xiàn。

  17.A A项全读chì。B项的“唆”读suō,其余读sù;C项“憩”读qì,“迄”读qì,“忾”读kài,“戚”读qī;D项“溘”读kè,其余读hè。

  18.D D项分别读dào、nào、chuò、diào。A项“锤、捶”读chuí,“唾”读tuò,“睡”读shuì;B项“悴、萃”读cuì,“碎”读suì,“猝”读cù;C项“掇”读duō,“缀”读zhuì,“啜、辍”读chuò。

  19.A A项全读zhì。B项“肱”读ɡōnɡ,其余读hónɡ;C项“毗”读pí,“辟”读pì,“否、癖”均读pǐ;D项“喑”读yīn,其余读xīn。

  20.C C项都读yì。A项“悌”读tì,其余读dì;B项“媲”读pì,其余读bì;D项“峙”读zhì,其余读shì。

  字形检测

  1.D A项“嗑”应为“磕”。B项“辑”应为“缉”。C项“稗”应为“裨”。D项“娑”应为“挲”,“驶”应为“使”。

  2.A A项“誓”应为“视”,“疱”应为“庖”。B项“籍”应为“藉”,“经”应为“禁”,“厉”应为“历”。C项“为”应为“维”。D项“磬”应为“罄”。

  3.C A项“名”应为“明”,“曲”应为“屈”。B项“泊”应为“舶”,“班”应为“斑”。D项“贬”应为“砭”,“角”应为“脚”。

  4.B A项“径”应为“胫”。C项“沤”应为“呕”。D项“接”应为“截”。

  5.B A项赈灾;C项尾大不掉;D项手不释卷。

  6.D A组“检查机关”应为“检察机关”;B组“权力义务”应为“权利义务”;C组“宽带俘虏”应为“宽待俘虏”。

  7.A B项“淋漓尽至”应为“淋漓尽致”;C项“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D项“年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

  8.B A项礼—理;C项利—俐;D项留—流。

  9.A B项竿—杆,鱼—渔;C项躬—恭,哀—唉;D项繁—烦,相—像。

  10.C A项证—征;B项吊—掉;D项棉—绵;溪—蹊。

  11.C A项予—与;B项协—胁;D项份—分,谍—牒。

  12.D A项“萌孽”应为“萌蘖”,“废解”应为“费解”;B项“暮蔼”应为“暮霭”,“国萃”应为“国粹”,“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C项“头荤目眩”应为“头晕目眩”。

  13.B A项哈密瓜,口蜜腹剑;C项志在千里;D项舶来品。

  14.D A组“阴谋鬼计”应为“阴谋诡计”;B组“计日成功”应为“计日程功”;C组“出奇致胜”应为“出奇制胜”。

  15.C A项旋律,食不果腹;B项三部曲,不计前嫌;D项潦草,大拇指。

  16.D A项座—坐,躬—恭;B项眈—耽,苍—沧;C项峻—竣,竟—竞。

  17.B A项撕—厮,贩—犯;C项渲—宣,冒—贸;D项幅—副,雀—鹊。

  18.B A项“抄作”应为“炒作”;C项“苍海桑田”应为“沧海桑田”,“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D项“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

  19.A B项“嗔”应为“瞋”;C项监(jiàn)生;D项碑帖(tiè)。[来源:学.科.网]

  20.B B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1.D A.闻者乍舌—闻者咋舌;B.渲泄—宣泄,意兴阑姗—意兴阑珊;C.易如翻掌—易如反掌。

  22.B A.逞惶逞恐—诚惶诚恐;C.恶贯满营—恶贯满盈;D.长备不懈—常备不懈。

  23.D A.“篷荜生辉”应为“蓬荜生辉”,“钻之弥艰”应为“钻之弥坚”;B.“挖墙角”应为“挖墙脚”,“钟南捷径”应为“终南捷径”;C.“缘份”应为“缘分”,“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

  标点

  1.D.( 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

  2.A (A “。”应在引号外;B省略号和“等” “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D“歧途”后应加句号)

  3.B(句中书名号《》为引号“”)

  4.C(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A书名号改为引号;B.省略号去掉;D句号应于引号外)

  5.C(A项两个句号都用错;B项应删去顿号;D项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6.D(A将引文作为作者说话的一部分,后引号应在句号里面。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重述如下”后应用表提示的冒号。)

  7.D“是……还是……”是选择问,只在句末加“?”,中间的“?”应为“,”

  8.B(A.“生存”后“?”改为“,”,句末应用“。”;C.是一陈述句,句末用“。”;D.项“实话实说”是节目,不是书名,应用引号)

  9.C(A“太短”后用分号。B“陈杰对……说”后用句号。D两问号改为逗号。)

  10.A(B引用的部分是做句子的成分的,因此,最后的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 C三个问号都改为逗号。D 顿号使用不当使短语的层次混乱。)

  11.D(A项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B项去掉第二和第三个“逗号”;C项“句号”改到“后括号”的外面。)

  12.A(B、整个句子是一个单重复句,两整句间应用逗号。C、没有疑问语气,表示惊讶用感叹号。D、哪一种办法好是个问句,是设问,后面是回答,故应用问号。)

  13.C(A项说后的“:”应该为“,”;B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D项括号的内容是对斑斑的解释,应紧接在“斑斑”后。)

  14.B(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 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

  15.B(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

  16.B(A句中“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后用“,”。C句“到底种什么”后用“,”。D句“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中“、”应为“,”)

  17.A(B两个问号都应改用逗号;C书名号应改用引号;D前三处逗号应改用顿号)

  18.C(A前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B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后面有“即”;D第一个“围城”应加 “〈〉”,问号应改为句号)7.D(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不会变成俗文化。)

  19.D A项第一问号应为句号,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B项引号外的句号,应放引号里边;C项的“纱巾”后应为句号。

  20.D(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

  病句

  1.B A项“古色古香”虽为形容词,但一般只作定语不作状语。C项“炎凉”一般只用它的比喻义,即人事中的亲疏冷暖,用在这里不恰当,也不能与“遮挡”搭配。D项重复,去掉“导致鱼虾绝迹”。

  2.B A项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应在“审美”后加“价值”。C项应将“的意义特别重大”改为“有特别重大意义”即可。D项并列不当,“水产品”应包括“鱼、虾、甲鱼、牛蛙”等。

  3.D D项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补出来,这个分句就是“中国史学家……显示出……学术含量”,主谓搭配不恰当。

  4.D A项介词“通过”位置错误导致结构混乱,应放在“一代代艺术家”前面,另外,“优秀艺术传统”不能用“提高、升华”,改为“发扬光大”。B项并列短语搭配不当,“意识”不能与“提高”搭配,可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项句式杂糅,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删去。

  5.D A项“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另外,“拥护”是指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拥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递进才妥。B项“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不能是约数,不能说“以上”。C项“低一倍多”,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6.D A项“能否被刊用”与“没抱太大的希望”照应失当。B项歧义“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 ”,时间不明确,是运抵济南时间是4月28日凌晨呢,还是从广州启程是4月28日呢?C项“提前预支”,重复啰嗦。

  7.D A.成分残缺。谓语动词“探讨”后面缺少宾语,应在“人类健康”后补上“问题”。B.一面和两面不对应。“能否”应改为“的”。C.搭配不当。“汽车行业”前面应该加“推动”。

  8.B A项,“一面”对“两面”不当,应将“良好”改为“好坏”或“优劣”;C项,句子不合逻辑,“不乏”与“缺少”自相矛盾,应将“缺少”去掉;D项,搭配不当,“民房”“车辆”不能与“家”搭配。

  9.C A.成分残缺,应在“出版等”后面补上“资助”的宾语“工作”;B.搭配不当,应将“担任”改为“执行”,以与“任务 ”搭配;D.语序不当,应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无到有”调整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10.A B.“近”和“左右”矛盾,可删去“左右”。C.两面失衡,后面的内容应从正反两方面说,可改为“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能否对外出口更多优质低价的低端产品,而更多取决于中国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产业升级”。D.句式杂糅,应去掉“作者之手”。

  11.B A.搭配不当,“欣赏”与“艺术魅力”不搭配,可改为“感受”“艺术魅力”。C.句式杂糅,应为“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或“确保旅客滞留现象不发生”。D.介词结构误用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从”与“入手”。

  12.D A.不合逻辑,应是“10倍、50倍甚至100倍”;B.成分残缺,可以在“如此”前面加 “产生”;C.语序不当,应该是“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知名学者关注的目光”。

  13.C A.成分残缺,应在“苦苦等待”后补入动词“进入”。B.“最富有的美国人中的20%所捐赠的钱,占了2/3”表意不明。D.前后照应不周,应删去“能否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方式”中的“能否”。

  14.C A.“推进”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搭配不当;B.成分赘余,因为“临近”即靠近、接近,已含有“即将”的意思,应删除“即将”;D.成分残缺,在“对这部”前加“观众”。

  15.D A项,语序不当,“10名来自日本各地的嘉宾与米老鼠同一天生日”应为“10名来自日本各地的与米老鼠同一天生日的嘉宾”;B项,成分残缺,可在“那些”的后面加上“模仿”;C项,句式杂糅,去掉“缺乏”或“不强”。

  16.B A.语意重复。“威胁以色列的实力”包括“哈马斯的武装实力”。建议在“威胁”前加上“其他”。C.句式杂糅。“对……享受……优惠”表述不妥,可删去“对”字,或将“可以享受”改为“给予”。D.语序不当。应将“灾区”提到句首。

  17.D A.“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和“各种体裁的作品”不能并列;B.“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不能用来形容书法作品;C.“二十几万” 是约数,不能再用“左右”。

  18.D A项,句式杂糅,前面已说到“原因是”,后面应去掉“的结果”。B项,语序不当,应是先“规划”,后“建设”。C项,成分残缺,“走向”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急剧下滑”后加上“的局面”。

  19.B A项,不合逻辑,“借机乱涨价、乱收费”也属于“不执行价格规定”。C项,成分残缺,应该改为“对唐代古乐谱和与唐代古乐谱相关的音乐文学问题作了深入探讨”。D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20.D A项,句式杂糅,可去掉“由于”或“造成的”。B项,搭配不当,“付出”可改为“经过”。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搭载了”改为“搭载的”。

  21.C A项,因果颠倒;B项,搭配不当,“成功发射”与“时刻”主宾搭配不当,可将“时刻”改为“壮举”;D项,成分残缺,“中国篮坛”前应加“对”。

  22.B A.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了”。C.搭配不当。“穿上了……衣服和食品”错误,可改为“穿上了好心人送来的衣服,吃着食品”。D.语序不当。“全月球第一幅完整图景”应改为“第一幅全月球完整图景”。

  23.B A项逻辑顺序颠倒,将“不仅”“而且”两句的内容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C项两面对一面。D项句子成分残缺,应为“针对……的情况”。

  成语

  1.C

  2.B(A望文生义 C.“不情之请”指不合理的请求,是兼词,不能用于他人D.不合语境)

  3.B

  4.B(“捉襟见肘”的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用于此处不恰当。A项中,“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C项中,“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D项中,“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3分)

  5.C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一般不指自然界的东西。

  6.B

  7.D(“付诸东流”指希望落空或前功尽弃,此处要说的是什么都没了,可用“化为乌有”。

  A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B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C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

  8.C(“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9.D(一片哗然:形容很多人吵吵嚷嚷)

  10.C。[“不 亦乐乎”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不能形容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应为“不可开交”;“寡廉鲜耻”,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道貌岸然”; “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到,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掉了,此处不合语境;“薪尽火传”,喻师徒传授,技艺、学说等代代相传,此处符合语境。]

  11.A(歌舞升平:粉饰太平,含贬义;不合语境。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现也指如同自己亲身感受一样。大浪淘沙;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考验、筛选。雷声大,雨点少;比喻做事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12.C

  13.A(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B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此处应为“了如指掌”。C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落。)

  14.B(A项不合语境。“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应改为“南辕北辙”,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相反。C“流露”强调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显露,应改为“表露”。D“夸大其词”意为夸大某种言辞,不能受“我的”修饰,应去掉“的”或把“夸大其词”改为“夸大之辞”)

  15、B(3分)(曲尽其妙:表达技巧十分高超。强调技巧水平,而不强调表演结果。

  纲举目张:做事抓住要领,就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褒义词

  金蝉脱壳:用计脱身,不让对方察觉。侧重自身的逃脱。)

  16.C(A.“卓尔不群”,形容人物优秀卓越。这里用于“艺术精品”不妥。B.“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D.“先声夺人”,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这里属望文生义。)

  17.B (B 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属望文生义。 C不合语境。“十室九空”是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百姓贫困或流亡的凄凉景象。D“方兴未艾”意为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为褒义词,用在此处错误。)

  18.B (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应该为“良莠不齐”;A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的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C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D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19. B(“欲盖弥彰”指某人企图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反将过失或坏事露得更加明显。此处可用“掩人耳目”)

  诗歌鉴赏

  1、(1)“藏”和“退”。用“藏”字,意蕴丰富,雨停天晴,若去寻找雨的踪迹,只能从树叶树枝挂着的水珠上见出分晓,但诗人远望无法看清。“退”意思是说雨晴风起,风吹退江面新涨的潮水,形象地描绘出风吹潮涌的景观。

  (2)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人衣衫单薄,天气越来越寒冷,“客衣”之“薄”与“寒气”之“饶”形成鲜明的对比,且有因果关系。突出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艰辛,抒发了漂泊失意之叹。

  2(1)物是人非,再无欣赏“好风景”的心情。

  (2) 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上阕的乐景反衬下阕的哀情;(答“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均可) 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无数,赏心悦目,令人留连。但词人对之只是“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心境凄凉孤寂:情景之间形成强烈反衬。(或“写景设色愈是富丽,就愈反衬出词人心情的黯淡凄凉”。)

  3、(1) “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2).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4、(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提纲挈领、统帅全篇的作用。后面的诗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展开。

  (2)① 呼应标题。“掬水月在手”呼应标题中“夜月”二字,而“弄花香满衣”则呼应“春山”。②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掬水”句承首联“夜”,“弄花”句承首联“春”;下启颈联,乃流连不舍之因。③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 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④“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⑤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5、(1)比喻,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平的思想感情。

  (2) “倚” 字更好。“倚”字更能表达出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好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而“守”字却给人一种时刻提防边事的感觉,破坏了此诗宁静安详的意境。“守”字更好。“守”字刻画了戍边将士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为后文“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 游”作了很好的铺垫,微妙地传达出边关的安宁就是有了这些忠诚的战士的主旨。“倚”字不能展现战士的精神风貌。

  语言运用

  1、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唤起了人们的反抗力量,她用一腔热血让我们懂得了中国女子百折不回的气概,她用坚决的行动表明了在黑暗的暴力压迫下绝不低头的勇气。在中国历史上,为了革命而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生命不会白白逝去。刘和珍,光载史册

  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她欣然请愿。面对枪林弹雨,她坚强不屈,她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但却是百折不回,顽强勇毅。给庸人以微茫的希望,给奋进者以激励和鼓舞。刘和珍,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 们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她们正视黑暗的社会和浓黑的悲凉。为拯救默无声息的衰忘的民族,她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点亮了一束希望的光芒,谱写和奏响了一曲青年人悲壮又奋进的时代赞歌。她们坚毅进步的精神,她们勇敢无畏的爱国行为,将永远激励不同时代的革命青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2、分析:此题重点仿写修辞,主要是拟人、对偶两种辞格。内容贴切给1分,比拟恰当给1分。两句构成对偶给2分。参考:理想热情浪漫,带着五彩缤纷,给生命以激情;

  现实稳健厚实,带着三分沉重,给人生以冷静。

  3、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不因此而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或: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既然被点燃了,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难道你自己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美好?

  4、示例: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5、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保护耕地,珍惜粮食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杜绝耕地抛荒,禁止滥占土地 粮食安全问题应当警钟长鸣

  6、答: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7、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

  8、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9、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10、复制、冒牌、剽窃、劣质、创新

  正方:山寨文化、山寨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总的说来,山寨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尽管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问题。

  反方:不可否认,山寨产品中很多都有侵权的嫌疑,有些根本就是仿冒名牌;山寨文化违反知识产权,缺乏独创,应予否定;否则,中国制造业将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11、你多才多艺,工作能力强。如果能够在学习方面再努力一些,你就是最棒的。

  12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寒假自主测试题(一)

  一、(15分,每题3分)

  1、B (讷,nè) 2、A(B.温——瘟C.秩——帙D.汇——会)

  3、A ( B插入语,冒号改逗号;C括号移至“写作”前;D引号改为书名号)

  4、A (A.“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B.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东西丢失”应用“不翼而飞”。“消息传播”则用“不胫而走”。C.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分离。D.“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5.C(A项“缩短了10倍”的说法既不通,也不符合数学表达法;B项“保持……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成分残缺,改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D项的“拼图”“卡拉OK”与“体育活动”明显不一致)

  二、(9分,每题3分)

  6.选B(A项改变限定,应该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之一”。 C项中国馆地面六层,其深度“几乎与中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 D项共计不止58公里。)

  7.选A(改变了原文逻辑关系。原文是递进关系,此处是因果关系)

  8.选D(D项 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中国式’思维”的内容因该是“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 路。”)

  三、(12分,每题3分) 9.A (“卒”,通“猝”,突然) 10.B(A分别为“ 和”、“结交”;C分别为“他”、结构助词“的”;D分别为“因为”、“趁”)

  11.D (③说的是景宗的志向;④是韦睿的部下作为;⑤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12.C (“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四、(24分)13、①(景宗)每支箭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凭借胆大闻名。(3分,采分点:“遂”“走”“以”)

  ②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动天地。

  (3分,采分点:“因”“鼓噪”“诸”)

  ③即使是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

  (4分,采分点:“无所”“推”“胜流”“特”)

  参 考译文: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 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

  这 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 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 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 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謇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 此取笑娱乐。

  14. 1.白诗写晨风寄寓凄凉之情,(1分)写通川、湓水极言友情被隔断的痛苦;(1分)元诗泛写山水万重,与白诗相对应,(1分)更加重了友情被隔断的痛苦。(此点不重复给分)

  2.不同点: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从对方着墨,对应衬托,构思精巧。(2分)元诗说自己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白居易。一反其意,用不能梦见朋友的凄苦心境,翻出新意,内容深广。(2分)

  15.略

  五、16.①“火的梦”是指为我受难的同胞复仇,收回曾沦陷的土地,将被侵略者毁坏的家园重新建设好;(2分)②“火中的凤凰”比喻作者对光明的追求;或者:用凤凰集香木以自焚而涅磐来表达为光明而献身的美好信念。(2分)

  17.答:既是交代背景,又是铺垫暗示。在令人窒息的黑夜,恶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这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背景(2分);但从全文构思看,它又是铺垫、暗示,黑夜中出现的“亮红色”、“红光”为下文写心中的“火”作铺垫(2分)。

  18. 借用名言表达包括作者在内的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2分)同时也

  暗含了中国人民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升华主题。(2分)

  19、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写“火”, “火”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光明与正义。或者:“火”是作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念,是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精神动力。(5分).

  六、20.答案:人格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表达能体现二者之关系即可)(3分)

  21、⑤②④③①

  22、DNA芯片是一种能在硅或玻璃的微小,格子中记录基因样品序列准确的基因组码信息,可以让科研人员同时从成千上万的基因组中甄别单个的DNA的小晶片。

  七、23.

  按高考要求评分。

  ……擦拭心灵,既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追求。人生最完美的结束,不在拥有多少金钱和物质,也不在创下多少家产大业,更不是威名远扬,而是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带着一颗干净的心。那样,生命之灯便永不熄灭。

  身处高二的学子承上启下,何尝不是如此!面对着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的冲突,面对着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的矛盾……或彷徨迷惘,或纠结无奈,或沉迷偏激……是该为心灵除尘了。

2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