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2015-2016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2)

时间: 欣欣2 高二语文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沈从文在北京

  面对姐夫田真一的质问,沈从文说:“在乡下做老总有出息?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除了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的印象,什么都学不到!……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听了沈从文一番话,田真一不觉微笑着,极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来北京城住下。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

  沈从文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来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的单衣。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钻进被窝,看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后来,在自己的“窄而霉小斋”里,沈从文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投出后的文章却如石沉大海。

  1923年12月,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他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

  深秋的北京,刮起大风,尘沙遮天蔽日,昏黄的阳光在空中凄惨惨地闪烁,沈从文独自彳亍街头,又是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从他身边走过。最前面的是一个军人模样的人物,手里摇摇晃晃举着一面小白旗,身后跟着七八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同胞。

  拿旗的人打量着沈从文,无所谓地笑笑说:“跟我们走, 有饭吃。”沈从文便跟到队伍后面。队伍在一处停了下来,然后人们依次到一张桌子前面押按手印。快轮到沈从文时,他瞧见了放在桌子上供人画押的表格,赶紧悄悄离开了队伍,带着失望转回他的“窄而霉小斋”。

  他明白,那个举白旗的人物,是招兵的,跟在他身后的同胞正准备去卖身当兵。他晕乎乎地走着,心里涌起悲愤,同时缠夹着理不清的混乱。

  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 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郁达夫倾诉自己的处境。11月13日,郁达夫来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了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夾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 的手提笔写作。

  郁达夫默默地听了沈从文倾诉自己来北京的打算和目前的处境,瞧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来,将脖子上的 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身上。然后邀请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顿饭。结账时,共花去一块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半个世纪以后,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访沈从文时,两人曾谈及这件往事。郁风说:“沈先生对我说这话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三个月后,沈从文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五》。文章叙述了自己乘公共汽车的一段经历,在将自己与有钱人的对比中,诉说自己窘迫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到的人生痛苦和孤独。这篇文章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到了。他托人找到沈从文,邀他到自己家去谈天。这陌路相逢的一老一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得林宰平介绍,沈从文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去香山慈幼儿园图书馆做了一名办事员。

  1980年,美国一位学者金介甫在北京访问沈从文时,曾这样问他:

  “您为什么1922年来北京?”

  “我想独立。”

  “我并不是为吃饭和做事来北京的!”

  到1926年,他的作品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发表机会,沈从文走完了最初阶段的创作历程。

  (选自 《沈从文传》有改动)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看到当时军队杀人成风的恶行,沈从文离开了湘西。他在北京开始求学和写作,但不久生活的艰辛让他开始对生活绝望。

  B.由于饥饿、贫穷,有人为了有口饭吃,而选择了卖身当兵。这与沈从文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去救国的想法矛盾,所以他只好忍着饥饿,悄悄离开了。

  C.“深秋的北京,刮起了大风……凄惨惨地闪烁”既交代了当时恶劣的气候,又烘托出了沈从文在北京城追求奋斗时的孤独无助和生活上的凄苦。

  D.文章采取插叙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沈从文与郁达夫侄女的对话,以及美国学者对他的采访,这对塑造沈从文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12.谈到“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这里的“危机”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在谈到与郁达夫的交往时,沈从文“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请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14 .在湘西时,沈从文做的是“老总”,但他却跑到北京忍饥挨冻,受冻受寒。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回答。(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D.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某制药公司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B.中国政府已与包括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希腊在内的多个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各国将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 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6分)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30个字), (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不超过30个字)。

  18、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只填写序号)(3分)

  ①湖中,清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②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见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斜。 ③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④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⑤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中的春色。 ⑥走进微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感到你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19、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编写下面一则魔鬼词典的词义。(4分)

  示例:①外语老师:校园里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人。

  ②红笔:老师手中的执法工具。

  ③小纸条:教室里的移动电话。

  成绩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人想要成为用剑的高手,就去找一位剑术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时间能成为高手呢?”大师说:“10年。”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时间呢?”大师说:“30年。”“为什么呢?”“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

  要求:准确理解材料的意义指向,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客观题(24分,每题3分)

  1 2 3 4 5 6 11 15 16

  B C D A B C C D B

  二、主观题(96分)

  现代文阅读

  1.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解析:将“也许后者才是”(第6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判断。曲解原意。

  2.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

  3.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

  文言文阅读

  答案:

  译文:

  郭太 字林宗,东汉太原介休人。出身寒微。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游于洛阳,开始 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赞赏,于是结为好朋友,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如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有道。有人劝郭林宗出为官的,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于是,他都没有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 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能把他看做臣仆,诸侯把他看做朋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况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品评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授,学生以千计。

  建宁元年(168),太傅陈蕃、大窦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因叹声说:“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乌鸦不知落在那个人家的屋上啊'。”(是说王业不知当何所归。)

  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终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送葬。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对涿郡卢植说:“我作的碑铭多啊!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郭有道碑无愧色呢。”

  郭林宗所举荐选拔的官员,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喜欢品鉴人物的,或附会增加夸张之,所以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又像卜相之书。今录其明明白白见效于事实的,写在篇尾。

  古诗阅读

  答案:

  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怀才不遇、内心愁苦、思念家乡的诗人形象。/ 他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虚度人生,无计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抒怀;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5分;其中总述3分,加点的关键词或其近义词任意答出三个即可;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9.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 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杨花倚风轻狂,比喻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6分;答出任意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1分,“赏析”2分)

  10.古诗默写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吞声踯躅不敢言。

  3使我不得开心颜。

  4人事音书漫寂寥。

  5 露脚斜飞湿寒兔。

  6久作长安旅。

  11.答案:C

  A项,“生活的艰辛让他开始对生活绝望”有误。由全文看,沈从文生活窘迫,后来内心有过黯淡,甚至悲愤,但未曾绝望。

  B项,对沈从文离开原因的分析有误,他离开是因为看清了这是在画押卖身当兵,这与他追求独立、读书 救国的思想相矛盾。

  D项,“再现了沈从文与郁达夫侄女对话”错误。

  12.答案:危机指经济上的危机。(2分)作用:表明当时沈从文生活上的极度窘迫;引出下文,沈从文在饥饿中几乎要跟着招兵的人去卖身画押。(4分)

  13.答案:①与郁达夫侄女的谈话使沈从文想到了当年郁达夫对他的帮助和慰藉。②那个时候是沈从文生活最窘迫,内心最孤独痛苦,最需要慰藉的时候。③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依然让沈从文满怀感激。(每点2分,表达准确流畅1分)

  14.答案:赞成沈从文的做法。他这样做,是有着高远的理想基础的,他是为了能够读好书,去救国家。这表现出他好学,锐意进取的一面。在旧部队中学不到想学的东西,就毅然离开,即便吃苦,也坚持追求。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的做法。一个人要独立,不能只为吃饭着想,要为信仰而奋斗。

  15.答案:D

  A项“耄耋之年”‚“耄”是八九十岁的年 纪,泛指老年;“耋”是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耄耋之年”意为七八十岁的年纪,形容年寿很高,根据后面的“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这个内容可知本句使用恰当。

  B项‚“杳无踪迹”‚“杳”是远得看不见踪影。“杳无踪迹”意为一点踪迹都没有,指不见行踪,不知去向,与本句要表达的在国内各大书店找不到《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意思符合。

  C项“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不待宣传、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在本句中用来形容“《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使用恰当。

  D项“旷日持久”,指长期持续下去或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含贬义。用来形容科研人员的攻关不恰当。

  17.答案: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 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18.答案:⑥③①②④⑤ 按总说、岸上、湖中、山上、总说思路。

  19.答案:略。魔鬼词典的特点:第一,幽默讽刺。第二,短小精悍。第三,富含修辞。第四,富含哲理。

  三、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写作指津】

  这道作文题材料所叙述的是一位想成为用剑高手(有理想)的追求练剑速度(求高效)的学剑者与剑术大师之间的对话。对话精彩之处在于两组对比:一组是“努力”练习,花费10年工夫;一组是“不吃不睡24小时不间断地练习,反而要用30年工夫。从表面看,后者肯定要比前者更“珍惜”时间,更花费心血,更刻苦勤奋,但成为高手的时间却是前者的三倍。这两 组对比所反映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师一语道破“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这便明确地揭示出成功与乐趣、效率与乐趣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几种因果关系恰好就是作文材料想要告诉我们的立意指向——

  ①乐趣助你成功。你可以写乐趣对于事业成功,对于专业成长,对于学业进步的意义和作用,或叙或议,叙则具体描写,议则深入分析。

  ②有乐趣才能高效率。这一立意就要从乐趣与高效之间的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角度展开描述或议论,前者内含因果,后者揭示因果,在具体叙述或深刻分析中彰显你对乐趣与高效之关系的认知。

  此题如果仅仅抓住两组对比立意作文的话,极容易形成偏题,因为两组对比所揭示仅仅是如何科学利用时间的问题,这个角度的思考和立意并不是不可以,但扣题不是很紧,因为偏离了命题材料核心意旨和立意指向。

1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