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2)

时间: 雪珠2 复习方法

  ⒊“厂卫”包括东厂和锦衣卫,它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⒋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⒌科举制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无法选拨到真正的人才。当时所作的文章称为——八股文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⒈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

  ⒉明代,戚继光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然后又到福建和广东抗倭。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明末,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了占据台湾地区的荷兰殖民者,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80年代,在雅克萨反击战中,康熙帝亲征。清军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对中俄东段边境作出了规定。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方式:武力平叛、加强管理、联络感情)

  1、坚决镇压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设置伊犁,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建立对__、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设置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

  4、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二、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恩威并重(或刚柔并济)

  三、⒈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时得到了沙俄的支持,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曾亲征大战噶尔丹。 2.回部是维吾尔族人。

  ⒊清朝,顺治皇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__,正式赐予“__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接见另一位喇嘛教首领班禅,正式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__和班禅都得经过中央册封。

  ⒌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⒈明成祖迁都北京,经他营造的新北京城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⒈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代表作《本草纲目》,它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3.明清四大名著分别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⒈郑和下西洋。时间:明初,1405——1433年 次数:七次

  到达的地方:郑和的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原因:一是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二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3.闭关政策的影响(课本130页)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⒈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荣盛世指的是:康乾盛世。

  ⒉“康乾盛世”时期包含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 ⒊明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向近代文明演进。 ⒋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农民战争,如明末李自成起义。

  ② 统治者愚昧,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 ③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 ④ 来自西方的鸦片贸易。 综合题:

  1、理解:使隋唐进入隆盛时代的一些原因:1、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曲辕犁、筒车)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2、一些地主阶级的杰出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3、科举选官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强化了这一变革,使社会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得出结论:创新永远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进器) 2、对比:唐朝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却逐渐闭关自守,甚至以天朝大国自居,骄傲自满,从而在世界上落伍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3、对比:隋唐的科举制度与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考试内容、形式以及作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简述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的事迹,并想想,他们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怀念与尊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