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作业答案 > 寒假生活答案 >

高二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2)

时间: 春燕2 寒假生活答案

  检测试题二

  一、

  1.C(A项踯躅,读zhí zhú; B项阡陌,读qiān mò,渔樵,读yú qiáo;D项沙渚,读zhŭ)

  2.B (A项“巾”应为“襟”;C项“余”应为“予”;D项中“景” 应为“影”。)

  3.A(“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4.D(A项“轿车”与“接轨”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谁在座位上不明确;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中方教练”前面。)

  5.D.(.A分号后的话是分号前内容的具体化事例,是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用分号就把语句的思路改变了,应用逗号.B项冒号只能管辖到“等",和"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属前一层次,是另一层次的内容,应把冒号去掉.项引的不是原文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二、

  6.B (A项,未说主要种差且不具体;B项,据第2节所说明的短期记忆的产生、对象、状态、时间等根本属性,准确而具体;C项,“数据……”记忆对象是泛指整个记忆而言的,并非短期记忆的特定对象;D项,杂糅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中的语义记忆)

  7.B (句中“都”范围扩大了。原文是“很大程度上”)

  8.C (C项,通过试验科学家发现的是形成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生理机能,而非造成记忆时间长短的原因)

  三、

  9.A (“遁”应释为“逃走”)

  10.C(C组前“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称代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11.C (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

  12.D(主客颠倒。应是郭子仪认为李白是奇才)

  四、

  13.

  (1)这个人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磨砺,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

  (提示:“是子天才英特”是个判断句。“是子”即“这个青年”或“这个人”;“少益以学”既是省略句,“益”字后省略“砺之”,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以学”移至“少益”前。“天才”指天生俊才;“英特”即聪慧出众;“益”,进一步、稍微的意思)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提示:“为……”表被动,构成被动句。“亲近”,动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身边受宠的人”。“骜放”,指傲慢不驯。“自修”,即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3)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了太白星,于是就用它来给李白取名。十岁时就通晓诗书。长大以后,隐居在岷山。曾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生英才,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雕琢,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之术,爱剑术,以“侠义”自任,看轻财物而乐于接济别人。后来又寄居任城,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住在徂徕山,每天酣饮沉醉,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 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 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 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李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

  安禄山反叛后,永王李璘征召他为幕府属官。李璘起兵(不久被肃宗消灭),李白逃回彭泽;李璘兵败后,李白(受牵 连)罪该判处死刑。当初,李白游历并州时,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经犯法,李白救助他免受处罚。到这时郭子仪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皇上下令,把李白长期流放到夜郎。后又恰逢天下大赦,回到寻阳,因事而被关进监牢。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人到河南去,经过寻阳,释放囚 犯,并征召李白为参谋。不久,李白辞职。李冰阳做当涂县令时,李白去投靠他。代宗即位,召李白到朝廷担任左拾遗的官职。但李白已经去世,时年六十多岁。

  14.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则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15、

  1、袅袅兮秋风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海上明月共潮生

  5、芙蓉泣露香兰笑6、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

  16.梦见自己带着婴儿回乡探亲时遭遇天灾,她受到婴儿微笑的鼓舞,走出了绝境,战胜了绝望,用甘甜的乳汁滋养婴儿

  17.(1)襁褓中的婴儿看似最为孤弱,但在梦境中他始终微笑着,是母亲力量的源泉,因而母亲说“世界就在这儿”。(2)梦境中,母亲是婴儿的保护神,她用双臂保护婴儿,用乳汁滋养婴儿。对于这个“世界”,母亲也是不可或缺的。

  18. “世 界”一词,意蕴丰富,答案写出以下三点即可:①文中的梦境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②梦中的母亲和婴儿,组成了一个虚幻而神奇的世界。③作者写的是“梦”的故事,表达的却是对现实世界人们的深切期望。④作者讲述“梦”的故事,是希望现实世界的人们都能充满爱心和自信。

  19.关于作者的人生感悟。可作如下概括:不管面对怎样的劫难,只要有爱、自信和责任心,就会有神奇的力量,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

  六、

  20.①③②⑤④

  21.参考答案: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超越时空的友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陆游“皇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赤胆忠心)

  22.

  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孔子言行的伦理著作。

  B.处“精神”改为 “精力”

  C.“因而”改为“从而”

  F.“深刻”改为“严重”(“深刻”与“愚昧与保守”不能搭配)。

  七、

  23【写作指导】

  “摆好心态”这个话题,在审题上不存在什么难度,关键的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样的心态才算是“好心态”,为什么要“摆好心态”,怎样做到“摆好心态”。可以写运动员比赛、学生考试 、个人名誉的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关 注自我,首先应该关注自己的心态,心态好了,自我感觉就会好,起码能够正确对待自我的处境,辩证地对待人生的成功或失败。话题是动宾结构,重点就是“摆好”,考生应在“摆好心态”的意义和作用方面来做文章,既要从正面阐述“调整”心态的前提和意义,又要写出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摆好”心态,还可以从反面写 没有摆好心态的危害。此题各种文体的写作都是适宜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决定题材

  例文1:

  放牧心灵

  辽 阔无际的大草原,迷迷茫茫的是一片青青的野草。大草原的中间坐着一个牧童,他在悠闲地看着不远处一群群吃草的绵羊。他每天只是把羊儿赶到水草肥美的地方,羊儿们自由地成长,成长得很快,牧童也落得一个悠闲。心灵更需人去慢慢经营,慢慢放牧。太多的时候,我们不能给自己和他人一个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 和物,弄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拒绝他人的批评,使自己陷入孤立,也使别人陷入难堪。

  放牧心灵,摆好心态,是我们工作、学习 成功的第一步。“心静自然凉”“宁静以致远”是良好的心境的作用。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帷有人的心态可以稳住一切,“心如止水”是一种境界,这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还是不要把每件事情看得太重,应当有所取舍,毕竟“鱼翅和熊掌不可以兼得”。

  我们要放松心态,这是摆好心态的第一步。不要强求自己,有时候有些东西真的不属于你。以平常心对待周围的事,有时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有时希望也会变成一种陷阱,让你从天堂坠到地狱的那一刻感到万分疼痛。放松就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既不冷漠也不过分热情。

  摆 好心态的第二步是调整心态。在放松的前提下,把心态调整到最适合你的那一种,是宁静,是含蓄,是快乐,还是充实?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方式,不要强迫自己,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要让自己活得潇洒、自信!摆好心态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充实地生活 、学习,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心灵。

  草原上的牧童已在安睡,肥壮的羊儿无忧无虑地在湖泊边汲水……

  成长中的我们,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收场”,每个人都是牧童,放牧自己的心灵,让心灵在牧场得到阳光而灿烂,得到露水而滋润……

  【简评】《放牧心灵》一文,比较深刻地阐明了摆好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摆好心态的重要问题,切合题意。在构思上从牧童写起,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构上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例文2

  摆好心态

  心态,是指人们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作用,有时它和人的意志是有关的。

  曾经在一场世界性的桌球比赛中,其中有一位技术一流的球员就是败在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心理素质上。

  那 一次,他刚进赛场上时,有记者对他问:球王先生,今天你觉得能取胜吗?他回答说:“能,因为我并不紧张”。比赛开始了,刚开始时,他遥遥领先,直到中间的局时,当他准备击球时,发现了一只苍蝇在那球上,于是他想吓走它,用球杆到挥了挥,不料,球杆动了球,就这样,失误的开始也是对手反击的开始,看着局数逐 渐被追上来,他感到了很紧张,甚至开始爆燥起来。

  中间休息过后,他再次开始,但是这一次也是一样,那只苍蝇同样的站在白球上,任你怎样赶,最后还是在。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寻个球王赛败了,并且接受不了事实而精神错乱。这就是著名的故事--球王与苍蝇。

  其 实,球王完全可以取胜的,但由于他的心态没有把握好,也没有足够的意志力。这样就让他走向失败,如果当时可以把那苍蝇视而不见,忘了它的存在,结果就不一样了,再退一步说,就算他真的战败了,但人的一生能没有失败的时候吗?他为什么不接受现实,接受失败呢?那下一次,胜的就会是自己。

  良好的心态可以说是困扰人的重要原因,许多高考生,由于考前的紧张情绪,而往往失眠,导致考试中精神不足或者昏倒,甚至发挥不出应有水平而落榜,这不都是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而造成的吗?

  良好的心态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大多数人都认以为只要自己努力过,有着充分的准备,就一定会成功,但却忘了临时发挥的重要性,其实一旦人们充满了自信心,再加上其余的成功因素,那样才会战无不胜!

  历届的高考状元都说道:“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考场上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投入到考试中,那往往会让自己容易受到别的影响,从而失望而归。

  因此,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够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力,才能够敲响成功的大门。

  例文3

  摆好心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道出了心怀祖国,以报国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正确心态,这正是读书的良好心态,也是修身做人的正确心态。

  儒 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己为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抱着平天下的心态,先从修身做起,熟读四书五经、兵法奇谋、格物致知,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训,每天闻鸡起舞,笃信天道会酬勤,以至悬梁刺股来修身,而立之年之后,早已挑起生活的重担,以孝为先,闻名于乡里。“平天下”这一宏愿始终是 儒生“达则兼济天下”的正确优秀的心态在指导在促进。

  冯 唐李广,一代名将,为何至古稀之年仍胸怀祖国、血战沙场。他们是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愁没有圣主,没有机遇而逝去吗?不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沉稳的心态。穷,也不必只是“独善其身”。他们有的是为国为民的心态,要的是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岂是自身那封侯拜相,名留青史的名声。

  如今青少年并没有都摆好正确的心态去读书,去做人。

  不少无知的少年整日在茫茫然中渡日月,孰知“时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一个人的大好年华只因没有端正心态而沉沦在暗无天日的深谷。一个人的美好前程断送在消极被动的心态里。

  被逼而读书,被逼而生活,是何等错误的心态,它将倾蚀人的心灵,消磨人的意识,让人碌碌无为,让人不思进取。

  当我们不知为何而读书时,不妨尊古之孝道,想想我们的父母,党我们不知为何而生活时,不妨想想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而我们又是哪一类人,将挑起多大的民族重担。

  摆好心态,是修身做人的基础。

  摆好心态,是积极进取,乘风破浪的动力。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端正我们无知茫然的心灵,以为祖国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志,作为我们读书的正确心态,做人的正确心态,它将是我们筑起东山的资本,将是走出无底深渊,通往光明大道的一盏明灯。

  检测试题三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蓊wěng 板bǎn 喑yīn 将qiāng 袤mào 觊jì)

  2.D(滥觞、倾箱倒箧、白皙、邪气、恪守、右弼)

  3.C [时 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事: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俯视:从高处往下看,所处的位置高低均可,只要高出“俯视”的对象即可。“俯视”的对象一般是视野中的部分具体目标,如俯视大地(山谷)等。“鸟瞰”所处的位置一般较高, 如鸟瞰地球,鸟瞰整个北京城;还比喻事物的概括描写,如世界局势鸟瞰。]

  4.B(下 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

  5.A [B《美腿与丑腿》选自《蜉蝣:人生的一个象征》(夏济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略有改动。C在这块台布上不久就要有一只金盆子——太阳——开始发出光芒了。D顿时山啊,云啊,树啊,鸟啊,都一起屏息。]

  6.B [A语序不当:电动马达能让使用者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行进。C搭配不当:“在”改为“和”。D句式杂糅:无一不是石油价格猛涨的结果。]

  二、(12分,每小题3分)

  7.B(ACD非“斯道姆夫利计划”)

  8.D(全文讲的是人类制服飓风的设想及实践,ABC均以偏概全)

  9.C(A这种做法似乎会造成更可怕的生态灾难。B“洋面喷洒油膜”等应对飓风的方案并未实施。D不包括2005年。)

  10.A(B原文为“而不是碘化银的功劳”。C“如果能够阻止海洋和大气的这种能量转换,人类就能遏制飓风的灾害。”D“美国有关方面在1983年终止了这一计划”,“这种方案从未进行过试验”。)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速”的意思是“招致”)

  12.B(A第一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第二个“之”是动词,意思是“往”。B都是连词,当“如果”讲。C都是介词,分别作“在”和“被”讲。D分别作连词“来”和介词“把”讲。)

  13.A(①表勇敢;②属贪赃行为;③属避祸的无奈之举;④表宽厚容人,了却他人心病;⑤和将士同甘苦;⑥表宽厚仁慈;⑦是“音容”,不是内心的品质)

  14.C(A邙山大捷不是在突厥入侵时发生的,是北齐和北周之间的战争;B高长恭并不贪婪,这由文章的最后一段可知,他也并未求相愿“不要揭发检举自己”,而是向他请教躲避猜忌的办法;D从原文中“未能退”一句可知,高长恭并未对相愿“言听计从”)

  四、(22分)

  15.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

  16.(1)高长恭脱去头盔,露出脸来,(城上的守军)才派出弓弩手下城救援。(重点词语:“免”译为“脱去”,“摘下”。“示”译为“给……看”。“乃”译为“才”。)

  (2)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因威武被嫉恨,便自我玷污吗?(重点词语:“以”译为“因为”。“见”译为“被”。“秽”译为“玷污”。)

  17.(1)拟人(1分)

  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

  (2)可以有两种答案:

  ① 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

  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18.(1)此夜曲中闻折柳 王维 (2)竟无语凝噎 周邦彦 (3)爱尔兰《尤利西斯》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若考生三道小题全部作答,取前两题给分。

  五、(18分)

  19.(1)唐寅的画作画出了庐山迷茫和阴冷的气息,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2分)

  (2)用唐寅作画时的复杂心境,比况自己的感受:诸事椎心。(2分)

  20.这句话是说,在现代旅游中,人们更多地注重外在的、表面的、有些污浊的快乐。(2分)很少从内心深处体悟自然本身的闲逸情趣。(2分)

  21.第一处实写雾的浓重,渲染了阴杀的气氛。(2分) 第二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脑海中不断涌出“失落的一些事物”、“一些具体的人”,表现心情的茫然、烦闷。(2分)

  22.作者认为庐山的本质是人的气息,壮丽,秀美,清爽,渴求淡泊。(2分)但这些渐渐消失了。(1分)庐山现在成了一处与阴暗争斗密切相关的场所。(2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伤痛。(1分)

  六、(8分)

  23.吴昌硕是一个艺术大师(1分),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1分),他接受传统、熔铸百家(1分),他善于变法、风格独特(1分)。

  24.言之成理(2分),语言通顺(2分)。不是对花儿的反驳的不给分。

  25.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兰 陵武王高长恭,是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多次升迁作了并州刺史。突厥人侵晋阳,高长恭率军尽全力反击。齐军在邙山之役中失利时,高长恭在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次杀入周军,冲到金墉城下,被周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而城上的齐军不认识高长恭。高长恭脱去头盔,露出脸来,城上的齐军认出是他,才派出弓 弩手下城救援,将周军打得大败。齐军将士一起歌颂此事,成为一曲,即《兰陵王入阵曲》。以后他历任司州牧、青州、瀛州刺史,收受了不少贿赂。后来作太尉,和段韶率军攻柏谷,又攻定阳。段韶生病,高长恭总领其军。

  齐 军在邙山大捷时,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你杀入敌阵内太深了,一旦失利,后悔都来不及。”高长恭说:“一想到这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家事,我就不自觉地冲进去了。”后主嫌恶高长恭说的“家事”一词,从此对他猜忌起来。等到高长恭在定阳,其部下相愿对高长恭说:“大王既然受朝廷重任,为什么如此贪 婪?”高长恭未加回答。相愿说:“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因威武被嫉恨,便自我玷污吗?”高长恭说:“是。”相愿说:“朝廷如果嫉恨大王,在这些事情上就可以处罚您,您本为求福,反而易招来祸患。”高长恭流下眼泪,上前跪下,向相愿请教安身之术。相愿说:“大王以前既有功勋,现在又获大捷,威名太重,应 当借口生病回家,不要再干预政事。”高长恭认为此言有理,但最终没有撤身退步。等到陈国进攻江淮地区,高长恭害怕重又为将带兵作战,叹息说:“我去年得了脸肿病,现在为何不发病呢!”从此以后,有病也不再治疗。武平四年五月,后主派徐之范去毒杀高长恭。高长恭对妃子郑氏说:“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 辜负了上天,而让我遭此毒手?”郑氏说:“你为何不求见皇上?”高长恭说:“我哪里还能够见到皇上!”便钦毒酒而死。死后追赠太尉的官职。

  高 长恭外貌温柔,但内心豪壮,声音和容貌都很秀美。在军中为将,亲自处理一些小事。每次得到甘美的食物,哪怕是一个瓜几个水果,也一定和将士们分吃。当初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 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武成皇帝(高淇)奖赏高长恭的功军,命贾护为他买了二十个小妾,高长恭只受了一个。家中有价值上千金的债券,临死的那天,高长恭 将它们全都烧掉了。

  以上学习啦小编分享了高二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还想了解相关寒假的资料,敬请关注学习啦网。

21052